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滨城,更是承载着浓浓军民鱼水情的“兵城”,战略位置重要,驻军数量多、体量大,“军字号”特点明显,8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驻连部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站在拱卫首都、屏障辽东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大国防思想,认真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立足军工大城、产业大市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大连产业优势、科技人才优势,扎实推进军民协同发展;履行服务备战、保障打赢的重要责任,把双拥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持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实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双长制”,建立党委议军、双拥专题会商以及市领导定点联系驻连部队等系列工作制度,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双拥工作中,我市聚焦“前线”“前沿”“前哨”,持之以恒做好“后路”“后院”“后代”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在科技、教育、人才、文化、法律等方面优势,不断加大拥军力度。提供高质量岗位资源,我市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行政岗位保持在85%以上,转业士官全部安置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定期举办退役军人推荐就业专场培训会和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会。近两年,市属近百家知名企业提供了不少于2500个专项就业岗位,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就业选择。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军嫂无待业工程”,逐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军嫂进社区”新路,按比例定向招聘、招考军属。广泛开展“关爱功臣”等活动,我市每年为3万名左右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医疗保障资金及慰问金近5.5亿元。
我市始终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化军民协作,先后投入600余万元,支持边海防和一线部队建设“新闻传媒中心”“官兵文体活动中心”“水兵体能健身中心”“强军朗读亭”“民兵训练中心”“海岛书吧”等共建项目,投入500万元开展城连共建工作。在马里维和、朱日和阅兵、远航出访接送舰等重大任务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保障单位在航运空转、设备改装、专业人才等方面紧前支持、用情用力,为实施任务提供坚实支撑。军地合力推动“拥军示范街区”“双拥主题公园”等“永久性双拥标识”建设。制作24集纪录片《英雄不能忘记》,我市抢救性采访拍摄了现居住在大连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军工等,用光影记录他们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同时,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英雄的先进事迹,推动形成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良好社会氛围。
驻军部队和广大人民子弟兵热爱大连,建设“第二故乡”,全力支持大连“两先区”建设,倾情助力乡村振兴,捐款助力全国贫困地区儿童上学,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主动让出土地、海域空间,全力支持大连新机场、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抢险救灾、安保维稳等任务中,驻军部队积极参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同时也是延安双拥运动开展80周年。迈进新时代,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把双拥工作纳入工作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平战一体、协调顺畅的拥军支前工作机制,强化双拥文化建设和舆论宣传,切实把爱国之情、忠诚之志转化为推动强国强军事业的实际行动,军民同心协力,共同谱写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